国培学习心得体会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国培学习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国培学习心得体会1在金秋十月,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农村骨干教师脱产置换培训学习。首先我要感谢领导给了我这个普通的小学数学教师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这次培训给让我深深的体会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礼。”最重要是前辈们对我思想上的冲击。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
盐城师范学院每天为我们安排了风格不同的名师,每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无论是这些报告还是授课,都让人能耳目一新。特级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平易近人的教授风范,令人高山仰止。他们思想是“以学定教,关注学生促进发展”,“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的教学观给了我深深地震撼,他们在课堂上的理念让人由衷的敬佩。对比鲜明的教学风格观念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脑海里都是些形象生动的讲解,令人如沐春风。我想这些充分体现了他们平日教学基本功相当过硬,所以才会达到现在教学随心所欲的境界。
教师从微观的角度给我们展示了涉及教育教学多方面领域的精湛讲座,让我们从全新的视角了解了当今数学教学中最前沿的理论和研究,也让我今后的教学和研究得到了方法上的指导和方向上的指引。其实,培训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学习成绩,简单的说就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它就是我们教师的生命。于是整天围着学生转,课内效益不高,就利用课外补,花了大量时间,出现了学生累我更累的局面。
现在反思我的课堂,我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教学经验。常常以成人的眼光审视学生,并以自己多年习惯了的教学方式将教学“成人化”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
如何使我们的教学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老师的我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
国培学习心得体会2这三个月的时间,前四十天是在临汾师大进行理论学习,后五十天是在运城的临沂二中进行跟岗实践。接下来我从三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第一方面,专业知识无止境;第二方面,教研意识要唤醒;第三方面,提升自我不迷失。
一、专业知识无止境
在临汾师大培训时,授课教师分为三个类型:第一是临汾师大的教授对我们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第二是临汾一中的特级教师进行有关说课、评课的讲座;第三是外聘的专家,如清华附中的特级教师王君、晋中师院的副院长赵介平教授进行现场示范教学和讲座。在这个阶段,我最深刻的感受是教师的专业提升是无止境的。此次外出培训,我们国培语文班有一半的学员是像我这么大年龄的人,在这个年龄阶段的老师,工作时间都比较长,在各个单位可以说是中坚力量,但是,培训结束后,大家共同的感受却是:原来我们什么都不会做,原来我们什么都做不好,原来我们一直是井底之蛙。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孔乙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作品,文中的孔乙己有句话说:“窃书,窃书能算偷吗?”在孔乙己眼里,“窃”不能算“偷”,我们在讲到这个地方的时候,轻描淡写地就过去了。但是,冯波博士却对这两个字寻根究底:《说文解字》上说,“窃”是老鼠将主人家的粮食拿进鼠洞;“偷”原为“女”字旁,指女子不守妇道,如“偷奸”。孔乙己觉得自己充其量是一直窃食的老鼠,是为了“果腹”;而不是“偷”,自己的品格没有问题。从这些细节的推敲上可以看出:语文老师专业学习是没有穷尽的。还比如赵介平教授给我们谈朗读教学,就连普通不过的时间,都蕴含丰富的学问。如:1976年1月8日;1949年10月1日,前者的朗读,音调应该是低沉、缓慢,感情应该是悲痛的,因为这个日子是敬爱的周总理逝世的日子;后者的朗读感情应该是欢快的,喜悦的,音调应该是高昂的,因为这个日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哪怕是细微到一个字,细小到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都蕴藏着深刻的知识。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专业知识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前提是要求老师要有“弱水三千”,能才能给学生“一瓢饮”,你得先有一片海,你才能去取“一瓢”。
二、教研意识要唤醒。
作为一线教师,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我们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有课堂上的教学经历,有课后的教学反思,有与学生思想上的交流,有师生间思维的碰撞,但我们都忽略了,都忘记了把平时的点点滴滴写下来,也就是说,我们的教研意识没有被唤醒。有这么一个现象,现在,山西的或者河南的核心期刊,一些教育杂志,封面人物和刊物内容,江苏的老师占了多数,江苏的教研教师大军,占领了这些杂志的主阵地。江苏的许多普普通通的一线教师都会写论文,咱们这儿的老师却凤毛麟角,说到底,是一种教研能力的匮乏。这让我想起了老师的“自生长”和“共生长”这个关系。老师作为独立的个体,缺乏“自生长”意识,另外,缺乏“共生长”的土壤,没有教研的大环境和大气候。《中学语文教学通讯》主编刘远老师说得好,一线教师一说起写论文来,就觉得高大上,就觉得可望不可即,就觉得那是专家、教授、特级教师的专利,一线教师于是就退避三舍,其实是先天不足和后天不足导致的。一线教师没有教研意识,不重视积累。就我自己而言,对文本的解读,对教参的分析,课后的反思,课堂上的收获,也有过想法,但只是脑子里的灵光一闪,思考上的浮光掠影,没有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想法记下来。咱们以后能不能把这种切实的想法变成真正的财富,能不能树立一种教研意识?只要有了这种意识,觉醒了,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教研的先天不足导致我们望而生畏,后天不足导致我们严重缺钙,我们要有这种不断补充给养的意识。
三、提升自我不迷失。
作为教师,学习是必须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迷失自我,历史上有个成语叫“邯郸学步”,还有个成语是“东施效颦”,一定要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拿语文教学来说,各种名称就层出不穷:青春语文、绿色语文、诗意语文、正道语文、新语文、真语文……各路专家仿佛自立山头,摇旗呐喊,语文被冠以“xx语文”,作为一线教师,你抬头仰望,四面旌旗飘扬,你会站到谁的麾下?我们在学习别人的时候,一定要反躬自省:什么地方要学习,什么东西不能丢。临猗二中的跟岗实习,我就有深刻体会。临猗二中在运城地区是一个响当当的名校,这个学校的中考成绩在运城地区名列前茅,奠定了在临猗县初中学校老大的地位。但是这个学校过分重视成绩的提高,忽略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应该是并重的,但是这个学校只强调工具性, ……此处隐藏3156个字……教学研究的一块主阵地,这块阵地要守住,还要守好,研究它,吃透它。
五、研修之路是鼓励之路,温情之路
在此次研修中,我认识了很多学员,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专家,他们都给了我诚挚的鼓励,非常感谢他们!这次研修跟以往相比作业量、评论数大大减少,任务安排比以前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特别值得记住的是,在我们的研修平台上,课程团队、班主任、学员之间也相互通过“公告”、“花絮”、“评论”留言等方式传递着防风防雨的温暖提醒:“集中研修可以临时采取分散上网的方式进行”、老师考虑到大家研修时长期坐在电脑旁边,找了些在电脑前就坐的小贴士和大家分享等等。我们在研修中知识得到提升,思想得到升华,头脑得到充实的同时,情感也时时受到关爱暖流的滋润。这次研修,很值!
国培学习心得体会5学习很快结束了。这期间有终身铭刻的友情,也有无法挽回的遗憾!有平时在工作中不曾拥有的快乐,也有不尽人意的愤懑和失落,但这些都已经伴随着学习的`结束,成为了一种永久的感情记忆。
这次的参训老师都是来自河北各个区县的骨干教师,他们的学习成果将直接转化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推动力,也将直接决定今后各个区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水平和方向!所以无论对个人还是所在区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新课改已经实施了八年,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门国家的必修课,虽然列入了课表中,但实际上是形同虚设。由于没有专门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没有专业任课教师,再加上大部分校长对这门课程认识不够,所以导致这门课程一直处于搁置状态。
培训是在邢台学院,虽然感觉有点远,但还是充满期待。自东北师大学习之后,很久没有抽出身来充充电了。尤其是课程管理上总感觉找不到突破的点。于是想趁这次学习的机会找点思路,希望能够走出自己的思维怪圈。就这样带着好奇和“资深”进步青年的热情,加入到了赴邢台学院的“国培”行列。
我们被安排到了专家公寓,其实就是把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分成了三个宿舍。我因为先到一步住在了主卧。接下来,就不断有来自全省各县区的老师成为了我们的家庭成员。虽然人多有点杂乱,但也找到了久违了的上学时住宿舍的感觉。由于我的年龄最大,大家都叫我王姐,还有的干脆叫我“老大”。相同的职业,共同的目标,使得我们不到一日便熟识了。更是因为暂时脱离了工作的烦恼,“解放”的快乐写在了每个人的脸上。
开始大家还规规矩矩地呆在自己的“辖区内”,一会儿搞笑才女“双双”便四处游窜,满口混合着廊坊味的京腔,逗得满屋子的人捧腹大笑,于是大家一下子亲近了许多,像老朋友一样。天地虽小,但人才济济:张口就“piapia”的蒋艳华;让领导逼得想当校长的贾丽英;文静的刘坤;聪慧的长梅;漂亮的张华,当然还有在课堂上非常特别的“讨巧”老师,爱出风头的“红衣女郎”……总之,风趣幽默者有之,含蓄优雅者有之,平时默默无闻,但关键时候一鸣惊人者有之。骨干教师所具备的各种素质在每个老师身上都有极致的发挥。相比之下,个别讲课教师却有点相形见绌。尤其是某一天上午的课,简直是郁闷难耐!期望与实际产生的强烈反差让我经历了失望煎熬的半天。且不说照本宣科似的讲座听起来是多么的痛苦,单就宣读过程中的“卡带“现象就足以让人大跌眼镜。由于底气不足而表现出明显的缺乏自信,偶尔的阐述也是肤浅而苍白。
这次“国培”的目标非常明确,但最终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组织者,教学实施者。于是我在想,什么样的人才应该有资格做培训教师?怎样才能使短时间的学习成效发挥出永久的效益?如果像某位教师那样,连自己都没弄明白,仅靠七拼八凑的冗长的课件展示,然后完整地读一遍,耽误大家的宝贵时间不说,最重要的是会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培训教师一定要做足功课,对本学科有一个系统深入的理解和认识,然后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是正确的,具有引领性的,这样才能拿出来培训老师。
当然不尽人意的教师只是个例,大多数教师都非常优秀,他们常常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收获和感动。首都师范大学的陈教授,北京平谷的贾老师,还有邢台学院的周老师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了精彩的阐释,或慢条斯理娓娓道来,或以生动的课例展示,或以开心的游戏引发大家思考,总之“国培”不仅让大家认识了一门学科,同时也让大家开阔了思维,学会了思考。
感谢“国培”!
国培学习心得体会6通过这两天紧张而充实的培训学习,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理念内涵和工作方法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在各位领导的指导下提升了自己的教育认识水平和教学理论水平,增强了自己在从事教学方面的信心。下面向大家简要汇报一下我的几点心得体会。
我认识到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在头一节培训课上,何校长带领我们回顾了黄冈中学的光辉历史以及现在面临的困难,何校长高屋建瓴的指出在困难面前,老师要在精神上补钙,重塑理想和信念,只有坚定信念,找准方法,我们就一定可以克服目前暂时的困境,实现“黄高二次创业,再创黄高辉煌”的目标。只有内化信念,才能外化行动,何校长从知与行、说与做、得与失、图表现与素质、幸福与焦虑、先进与后进、主动与被动、事半功倍与事倍功半、任劳与任怨、智力与智慧、格局与能力、过程与结果、人才与机会、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以及重点与统筹兼顾等诸多方面向我们深入浅出的剖析了如何做一个有理想有信念的教师的方法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让我们明白作为一名新老师,不仅要仰望星空,树立育人育德的崇高理想,也要脚踏实地的敢于奉献。
我学习到了如何与学生相处的方法。陈校长在关于师德规范的授课中给予我深刻的印象就是他提到了,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要春风化雨,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的表现,在和学生相处时要严于律己,担起育人的内在职责;宽以待人,友善的对待学生,不挖苦讽刺学生,在教育学生时,应该时刻保持底线思维,慎言慎行,懂得育人重于教书,德育为先,这样可以使教学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我在培训中了解了学校制度和管理的重要性。丰主任和吴主任在培训中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例如职称评定、岗位课程设置、课时津贴、奖惩制度以及请假制度等等非常重要且关乎我们新老师日常教学生活等诸多方面。此外,童主任还在高三繁重的管理工作时间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带领我们了解了高三年级的日常运作和班级管理,感受到了黄冈中学高考年级的热血。这些制度和日常教学的熟悉培训使得我们作为新入职的教师能够迅速的了解和融入到学校的教学日常中,调整自己的心态,激励我们勤奋地投入工作,这样的培训对于我们新老师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在培训的过程中,我得知这是学校初次为新入职的老师作这样的培训,心中十分感动,感受到了学校和领导们对于年轻教师的重视,不禁感受到了肩上有了重任,但也激发我们年轻老师心中的激情,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也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校的教学生活中,多向前辈老师虚心学习,热爱自己的学生。在培训中刘主任说德与爱应该是教师工作的核心,我将之视为以后工作的目标。马克思说学习理论的目的不仅在于认识和解释这个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就像何校长强调的,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工作中我们不仅要说的好,也要做的好。